第7章 倾盖如故(1 / 2)
宁国回房仍拿着《南华经》继续诵读,不过却有些心不在焉的了。不久便见令狐绢笑盈盈地进来了,宁国打趣道:“兄妹聊完了,真让人羡慕呀!”
令狐绢见宁国心情不错,小心地试探道:“公主,我兄长想来拜见一下公主,不知可否?”见宁国仍微笑着未置可否,但亦未象前几日听见有人求见立刻回绝,忙又委婉地加了一句,“他想看看我住的地方。”
想起方才见到他们兄妹亲密的样子,宁国调侃道:“拜见我?是不放心你才对吧!”
令狐绢忙笑着辩解道,便:“在公主身边他有何不放心的?还有李义山也来了。”她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就是那个‘有无相依、有无相生’的!”
宁国不由地也笑了起来,她自从进灵都观后并不太见外人,以免引起终南捷径的议论而给皇兄抹黑。但是刚才与令狐楚的交谈提醒了她,大唐朝现在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令狐楚尚且如此着意为朝廷延揽人才,皇兄又经常叹息没有臂膀,作为皇兄唯一可以信任的公主,她更应该留意招揽人才,礼贤下士,不应将这些人才拒之门外。她笑道:“李义山也过来了?”
令狐绢见宁国高兴,忙道:“是,他是白居易推荐来的,白老赞他有不世之才呢!我兄长刚才也说此人博古通今,跟他一起读书受益不少呢。”
白老的官声虽不及令狐楚,但其文名和诗作即便是深宫之中也广为传诵的,看来此人还真是有些才华。宁国喜悦道:“如此便请他们进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
因为宁国来此之后对所有来拜见的人一概持着拒之门外的态度,令狐绢也未料到她答应的如此爽快,忙兴奋地到观门口去引哥哥进来。因有规定两观之人无事不得随意出入,所以令狐綯带了李义山只在观外等候。令狐绢又留意地看了眼李义山,只见他负手站在一旁也正面带微笑望着他们兄妹,他虽不及哥哥高大壮实,但身形颀长挺拔,笑容真率坦然,自有一番清新俊逸的丰采,令狐绢便报之盈盈一笑。
宁国对李义山的才学和他所处的阶层更感兴趣,她是真的迫切地想了解社会上的一些真实状况,也好奇地平常百姓人家的日常生活状况,这些都是她素日与之交往的贵族子弟中所不能知道的,当然,她也想知道现在士族子弟们都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她还想向讨教一些读书的心得和方法……
宁国向令狐绹和李义山询问了不少问题,一番话谈下来,宁国感觉自己受益不小。
虽然彼此也见过几面,令狐綯和李义山又素闻宁国公主豪放真率,却也未料得她竟如此好客如此平易,刚进来时忐忑不安的心落了下来。
四个人谈兴正浓,忽然见宁国的贴身宫女春瑶领着华阳站在门外,见他们聊得高兴,一时不知该不该进来禀报,迟疑地在外面张望了一下。宁国好一会才想起上午要华阳来绣花的事了,但此时她却感觉自己过于小女儿之态了,可特意地叫了华阳来,也不好随意打发她走,遂点头让她们进来。
但她此时也不想再绣牡丹了——那太张扬,想了想说:“不用绣花,你帮我随便绣个什么好了!”让春瑶将华阳带到窗前的亮处绣,自己仍与令狐绹他们谈话。
不一会儿又有宫女来报端王之子李瑞钦带了几人也等在外面,求见公主。
宁国竟没想到李瑞钦也来了,他倒是个拒绝不得的人,无奈只得一笑,既然这样,大家互相认识一下也好。遂命旁边的令狐绢去迎接,令狐绢却不屑地撇了撇嘴。
这端小王爷李瑞钦是宁国的堂伯父端王之子,正宗的皇裔。端王为人老谋深算圆于世故,与这几代的皇帝关系都很亲厚,这些年朝代更迭变化频繁,历代皇帝新立之时都不得不倚重老臣,故他的利益不但丝毫未受影响,反而封地增加,手握重兵,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
李瑞钦生得一表人才,只是纨绔习气太重,已经二十多了仍文不成武不就的。无奈他父亲子嗣单薄,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故此格外珍爱。
李瑞钦生性最爱热闹,去年因在父亲的领地上呆烦了,想要到繁华富庶的京都来逛逛。他父亲也认为如今朝中局势不明,有意让儿子到京城历练一下,结交一些京官,顺便打探打探消息。这李瑞钦虽读书武功一无所成,但从小一直备受呵护追捧,岂知道天高地厚,自认为自己是一代英杰,必创万世之伟业。他平时又喜欢听一些奇侠英杰的评书,最羡慕的是先祖秦王广交豪义之士,遍结兄弟之情的壮举。有了这点见识在心里,他挥洒如水的钱财下去,结交的本事果然不小,不上半年,京都的大小官员无不见他点头哈腰,贵族的世家子弟都与他广有交情。
有段时间李瑞钦频繁地来觐见太后,似乎是很看上了令狐绢。他的庶母是太后的亲妹妹,端王与王妃一向待她甚好,皇兄即位前也多承端王照顾,因此太后待他与旁人格外不同,极力地撮合他和令狐绢。无奈李瑞钦听多了演义评书,时常挂在嘴边一句座右铭:“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好巧不巧地偏又让令狐绢听到了,令狐绢一见了他就毫不留情地打趣嘲讽,他嘴上哪里辩得过千伶万俐的令狐绢,碰了好几次墙就不大到宫中去了。令狐绢倒无所谓,却让太后惋惜了好一阵子。
前些日子李瑞钦听说宁国公主竟然到玉阳山学道去了,他认为宁国也是好玩乐游之人,她肯到玉阳山来学道,那一定是好玩的地方,再则他在京都也呆得有点腻了,正想换个新鲜地方逛逛,忙不及地就要跟过来。
李瑞钦在京都有个担任翰林学士的远房亲戚,为人很是正直,与端王一家来往并不密切。可他的儿子侯仁筠为人却极为精明干练,城府颇深,最擅于钻研机变,鬼点子颇多,人送外号“小诸葛”。京中世家子弟中都传言如能得到此人的佐助,则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与李瑞钦只见了一面,两人就都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侯仁筠听闻太后正频频接见一些高官贵宦的世家子弟,有意为宁国选婿,就一直想找机会被推荐或结识宁国,无奈他父亲在京官中地位并不显赫,怎得有机会?他正愁没有空子可钻,听得李瑞钦要上玉阳山,忙忙向李瑞钦自荐,说自己曾深习道学经典。
李瑞钦只愁出门不够热闹,玩伴不多,至于深不深习道学经典倒还在次要,岂有不肯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