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这个港商不一般(1 / 2)
既然印花出现瑕疵是因为台板胶的原因,而赵成明又承认,丰收厂更换了台板胶。
  此时陈嘉德扶了扶眼睛,他很想说一句话:真実はいつもひとつ!
  翻译成中文就是: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
  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赵成明,他显然是印花瑕疵的第一责任人。
  陈嘉德更是开口问道:“赵厂长,你更换台板胶的话,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陈嘉德这句话问的很有水准,他并没有询问赵成明为什么更换的台板胶,而是直接问换了台板胶为什么没有告诉他。
  这样一来的话,一是可以说明,陈嘉德自己并不知道台板胶更换的事情;
  二是可以说明印花出现瑕疵,完全是赵成明的锅;
  第三则是则是在诉说,合资厂大陆方面的管理者有多么的不靠谱,而陈嘉德也应该介入企业的管理当中。
  赵成明赶紧解释道:“陈先生,这不是看你最近比较忙,我琢磨着更换台板胶这种小事情,就不用惊动你了。”
  “小事情?”陈嘉德指着那几张印废了的毛毯,接着说道:“产品质量的事情,是小事情么?这些产品未来可是要出口的,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怎么拿来出口?”
  “哎,这件事情,是我大意了,我立刻换回原来的台板胶。”赵成明开口说道。
  赵成明很清楚,现在可不是跟陈嘉德争辩的时候,当着这么多领导的面,还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快的平息此事。
  陈嘉德显然不打算就此作罢,他开口问道:“赵厂长,我有个问题,眼前我们用的台板胶好好的,为什么要换掉?”
  “是因为以前的台板胶太贵了,对于我们的生产成本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而现在的台板胶价格比较便宜,我们可以降低生产城北,从而提高更多的利润,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丰收厂能够更好的盈利啊!”赵成明早就准备好了这套说辞。
  陈嘉德顿时皱起了眉头,他开口说道:“赵厂长,照这么说,你是为了贪图便宜,使用了劣质的原材料?”
  “也不是劣质原材料,这些台板胶都是市第二化工厂生产的,第二化工厂也是国营大厂,他们的产品,质量还是有保障的。”赵成明赶紧说道。
  陈嘉德却不满意的摇了摇头,他拿起一块印花瑕疵的毛毯,接着说:“赵厂长,很显然,这个第二化工厂生产的台板胶,无法保证质量。”
  “我哪能想到,第二化工厂这种国营大厂,所生产的台板胶,会出现这种问题啊!”
  赵成明先甩锅给第二化工厂,随后接着说道:“还好我们才刚刚开始生产,就发现了问题,损失并不大,我们只要换回原来的台板胶,也就没事了。”
  赵成明还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陈嘉德则开口说:“赵厂长,你把质量控制这件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吧?这次印花出现瑕疵,是我们运气好,及早的发现,所以能及时的整改,避免了损失,可以后呢?如果再出现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及时发现,那又该怎么办?总不能每次都靠运气吧!”
  张振北已经看出来,陈嘉德不肯大事化小,显然是另有所图的,于是他开口问道:”陈先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任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仅仅靠着方向性的战略选择是不够的,必须得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所以产品的质量控制,是企业生产当中的核心项目。所以我建议,丰收毛纺厂要建立现代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陈嘉德开口说道。
  陈嘉德说着,开始介绍起发达国家里企业使用的一些质量管理体系和工具。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企业根本就谈不上“管理”这二字,那时候生产资料都掌握在国家手中,生产任务也是国家下达,企业只需按计划生产,不用参与竞争,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企业管理。
  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开始逐渐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时候中国的企业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
  八九十年代的国企,企业管理还处于传统阶段,也就是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分离,管理者依靠经验,对企业进行管理。
  大多数员工都是被动工作,也就是你给他安排任务,他才会去干活。这时候管理都是采用奖惩的方法,对员工进行控制,说白了就是胡萝卜加大棒。
  这种人治的管理模式,还是有很大缺陷的,因此很多企业开始依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人治变成了法治,来规范和管理员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