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尘归尘,土归土(2 / 2)
“民女何珠儿,善人胡平,夫妇之墓。”
“是。”
刚一说完,任正带着几名身穿官服之人赶来。
“哎呀呀,本县令实在是想不到杨大人竟然来我齐南县,还在短短数日破了这屠村之案,本县令代齐南县所有同僚谢过杨大人了。”
“县令大人有礼了。”杨轩抱拳笑道,“恰巧路过此地,又与巡捕廷赵卓相识,听他所言,发生如此大案,本大人自然要关注一番。”
齐南县的县令介绍一番随行官员,杨轩跟他们互相一一见礼。
县令看到正在下棺的场景,不由感叹道:“任正将事情始末给我讲了,却是想不到竟是如此结果。”
杨轩微笑,故意问了句:“县令大人认为此女做法是对是错?”
县令一愣,嘴角微微抽搐:“于律法而言,此女做错了。”
律法?
杨轩摇头,真是只老狐狸。
拿律法说事,何珠儿自然是错了,也是必死的结局,这点是逃不过的。
但他想问的压根不是这么回事,这县令装傻充愣答非所问,也是个官场老油条了。
杨轩说道:“此事的源头发生在永昌七年,以此女的刚强性子,本大人不信她当时没有去报官寻求帮助,但事实证明,当时的官府没有帮她一分一毫。”
县令面色有些尴尬:“杨大人,永昌七年在十九年前,即便是县令至今也换了好几轮了,当年也是先帝把持超纲,政策也不同,谁又说得清当年的事呢?”
当年一没玄衣卫,二没巡捕廷,县令就是土皇帝,鬼知道当年的县令是什么吃的。
但这杨大人有意无意把矛头指向本县令,这是不是有点儿冤了,当年本县令只是个少年郎好吗?
杨轩摇头一笑,这县令说得也是事实,年代太久远,很多事情确实说不清楚。
“我有个提议。”
“杨大人请说。”
“此事不必掩盖什么,从南山村建立之始,将事情始末一五一十的告示于百姓,是非公道、是非曲直,让天下人评判。”
“这……”县令犹豫了。
他不得不犹豫啊,这事情始末要真说出来了,以大炎尚武之风、侠义之风,他敢笃定,那些重情重义的江湖人士和那些或有相似经历的女子会把他骂死。
骂他干嘛不早早将此事摆平,也就不会发生如此悲剧了。
可是,当年的县令不是他,他怎么摆平?
但百姓们不知道啊,那些没读过书的人哪会追根溯源的去考虑问题?
此事一旦公示与众,他这个县令绝对会威严大降。
杨轩双手环胸,淡笑道:“在告示中标明清楚年份,写清楚当年县衙的情况,和县令大人你无关即可,再写上县令大人与我杨某共同破除此案,县令大人只会有功而无过。”
县令眸光一亮,这是白白送功劳啊。
接着他又有些疑惑:“杨大人,我有点疑惑,你为何对此女之事这般上心?”
杨轩微笑:“杨某敬她,不敬她做事的结果,敬她为之努力和隐忍的过程。”
“换一个环境,此女绝不一般,或能成为一代侠女也说不定。”
“杨某胸中也有侠气,确实对此女之事有些感伤,这点杨某承认。”
“虽她做事的结果错了,但南山村那67口人之死绝不值得同情。”
“就她在丈夫卧榻八年间不离不弃,就她为做到一件事而以普通人之姿坚持、努力混迹江湖十一年。”
“仅此二事,值得广为传之。”
“杨某依法办案,案子也结了,人也死了,杨某的职责也做到了。”
“那么,职责之外,怎么舒服怎么来,我认为将此事宣扬出去是对的,那么就这么去做,至于宣扬出去的结果是什么,杨某不在乎。”
“哈哈哈~”县令大笑一声,抱拳佩服道,“想不到杨大人也是性情中人,心胸如此豁达,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