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陆贤谦(三)(2 / 2)
“无妨。”吴灵芸眸子一转,笑吟吟地提高声音,说道,“我最欣赏你这般敢说真话的人。不但请你喝茶,待会再请你吃饭!”
白面矮子被人这么一膈应,心里很是不服,向吴灵芸那桌喊话。
“哼,好大的口气!那小子,你倒是来评评这首《破阵子》如何!你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哼哼。”
青年回之以呵呵,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再次站定后,身上的傲气呼之欲出,他说道:“此词开后世之先河,其中的情感意境非一般淫词艳曲可比,更别提这首不知所谓的鸳鸯戏了。”
“你!”
“哼!”青年上前一步,厉声喝道,“张口闭口就是韵律平仄,难道只有死板的格律才是真的好诗好词吗?袁宫所做的《青玉赋》韵律虚实堪称一绝,通篇词藻华丽,大小典故更是有二十七个。但我要说,那才是狗屁不通!那才是匠气十足,矫揉造作!”
“无知小儿,安敢在此犬吠?!”
青年又是一步,逼到白面矮子身前,低头看着那恼羞成怒的脸庞,忽然一笑,说道:“庆安帝重文臣,轻武将。更是听信谗言,将北征的吴将军调回京城。朝中文臣本就瞧不起武将,这么一闹,若是吴将军作词不依照文人给的格律,你觉得这首词还有可能传下来吗?”
“武将就好好带兵打战,写诗作词是文人的事,他他。”
青年再上前一步,逼退那矮子一步,笑道:“武将就做不的诗词?我告诉你,武将做出来的诗词更甚你这般文人一筹!他们胸中的忠君爱国,舍生忘死,悲凉喜悦又岂是你这样躲在江南的读书人会知道的!”
“说得好!”这回不单吴灵芸,就连先前那黄面汉子也起身拍掌。
一旁有一个和蔼的声音问道:“那小子,你既然有如此高见,想必是胸中有诗作吧。不妨说出来听听。”
青年闭眼双手合十低语一番,而后抬眸,眼中的傲气睥睨全场,只听他一步一句,缓缓道来:“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庆安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全场肃然,然后响起零星的掌声,最后掌声雷动。那黄面汉子和身后几个伙伴上前,神情激动地握着青年的手,什么也没说,急匆匆出门去了。
那白面矮子感叹一声,向青年作揖赔礼:“原以为武将多是目不识丁的武夫,所作诗篇也是不堪入耳。今天听到你的这篇词,感触良多。刚才是我狂妄了,对不住。”
青年摆摆手,做回到吴灵芸身旁,面不改色地接着喝茶。
没等吴灵芸开口,一个老者迈过板凳,坐到青年身旁,冲吴灵芸微微一笑,看向青年,问道:“小兄弟,这首词出自何人之手?可有师承?”
青年将怀里的窝窝头掰成两半,把多的那半递给和自己一块来的少年,回道:“是一个把一生都献给国家的人写的,词牌名叫《满江红》。”
老者点点头,追问道:“你愿意拜我为师吗?”
青年愕然。
吴灵芸捂头道:“陆大人,怎么哪儿都能见到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