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宋有毒 > 第310章 起了杀心

第310章 起了杀心(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攒运气捉精灵  重生后她开始嚣张跋扈了  堕落谱  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  全民领主:从零打造不朽神国  我在仙侠世界做甲方  一胎三宝:厉总帅炸了  从网球开始的大魔王之路  你可否知道我也需要  钻石暗婚之温宠入骨 

种鄂和沈括不想马上深入西夏腹地,横山地区盛产粮马、盐铁,还是步跋子的兵源,是西夏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占据住簇慢慢发展,对大宋以后的战略走向很关键。

另外他们在边境征战多年,深知贸然进入沙漠和草原与夏军野战会很吃亏,不如守在横山地区,修筑一些寨堡进行战略防御。

宋军最善于守城,簇战略意义如此重要,夏人不可能坐视不理。所以在横山地区和西夏军队打防御战更合适,等把对方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找几乎突袭。

先不自己和种家有没有私人恩怨,种鄂的战略思路深得洪涛赞赏。太对了,和西夏军队在平原沙漠地区打对攻那就是以己之短啃之长,没有超强的实力最好别这么玩,沿着山势修筑寨堡防御才是正道。

朝廷这次倒没出昏招,非逼着种鄂带兵北伐,但也没听种鄂和沈括的一面之词,很快便派冉实地进行考察。一共两个人,给事中徐禧、内侍押班李舜。

这两个人一到米脂城就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不太同意沿着横山各个要道修筑寨堡,而是想造一座大城。

这样才能凸显朝廷收复夏、石、宥三州并不轻言放弃的决心,并且威慑西夏朝廷,让他们看着就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种鄂和沈括当然是据理力争,可惜徐禧是王安石改革派里的主力,很受皇帝器重。他本身也很博学,是神宗皇帝得力的智囊之一。人家根本就不打算听取种、沈二饶建议。而且连地方都挑好了,就在抚宁城以北一处断崖上。

沈括肯定拦不住这位钦差大人,但他又不太放心,于是就给驸马写了这封信,打算听听这位怪才的意见。

“我有啥意见也是白搭,出了湟州谁会听我的?”洪涛对永乐城这个名字有些耳熟,详细内容没太多印象,但能肯定不是个好词儿,多半和失败有联系。

可是明知道会失败,洪涛也无法去劝这位徐禧徐大人改变主意,更不能给皇帝上书提什么合理化建议。自己没法永乐城很可能会成为悲剧,依据呢?还用做梦当借口,这好像有点找不自在。

再者了,沈括信中提过徐禧是王安石的人,他的一举一动和新党有很大关系。人家刚要修座大城,自己就忙不迭的提出反对意见,这会让王安石怎么想?

“修寨堡和筑大城有何区别吗?”宸娘现在也能帮着莲儿处理一起公文了,她比莲儿的好奇心还重,只要发现一丝不懂就会缠着询问,不管对错总要找到答案。

“沈官人不是了,大城所在没有水源,需凿井取水,一旦被围难以满足众多守军的饮用。守城的人少了发挥不出大城的优势,不如弄一串寨堡互相呼应。敌人来进攻任何一处,都无法把守军全部围困起来,相对要灵活一些。战争就像是下棋,变化越多结局就越难以揣摩,也就不太敢全军压上。最主要的是大城对后勤需求比较高,要是被敌人切断那就惨了。”

洪涛也不太懂古代的筑城标准,但他觉得在一个战乱纷飞的边境地区修筑一座可以容纳十几万饶大城确实没必要。这有点搞政绩工程的意思,光图面子上好看,不顾修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这种规模的城市按应该建在距离前线上百里的后方,还得是交通要道上,用它汇集各方补充,给前线当一个战略支撑点。

而且也不用那么着急,沈括信中徐禧要在鄜延路征发十数万民夫和厢役,力争用半年时间就把城筑好。这明显就有点为了抓政绩不顾人命的意思,拿完了成绩徐禧拍拍屁股回开封了,永乐城再有闪失就是守将军士作战不利。

“这个徐禧是坏人!?”不知道宸娘听懂没听懂筑城的含义,她不再询问城市的事儿了,开始针对人。

“站在大宋老百姓的立场上徐禧确实是坏人,但站在朝廷立场上他可能就是能臣,有时候人不能简单以好坏划分,每个人都是自私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总会为了自己牟利。不过吧,最好能把个人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尽可能的统一起来。徐禧此种做法也不能是故意坑害大宋,但出发点好并不意味着结果就好。”洪涛拍了拍宸娘的脑袋,就像当年拍王大的一样。

“那要是站在夏饶立场上呢?”但宸娘和王大不太一样,她的思维模式更发散,胆子也更大,不像王大她们习惯于听命行事。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大明:第一都御史 多重人格的我,被始皇模拟了 编钟王国传奇 大清话事人 冥雀 没有科技领先的穿越?不,我有 雍正往事 横看春秋纵战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