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商机!望远镜、老花镜与玻璃镜(1 / 2)
不到两日。
赵顼生子再次引发天地异象的事情便传遍了大街小巷。
午后,汴京城东,一处茶馆中。
“据说,司天监监正魏清风都说了,官家生子多次引来天地异象,乃是因为官家是天选之子,有望成为千古一帝,故而上天都来道贺了!”
“你要说别人说的,我还不信,但魏清风,那可是神仙般的人物,他所言定然不会有错。”
“我还听说,有官员已经上奏请求官家去泰山封禅了,依照咱们官家目前的功绩,完全可以媲美尧舜禹汤呀!”
“这……这真是我大宋之福,有此君主在,我大宋必将长享太平,听说辽国、西夏、高丽的百姓们都非常羡慕咱们的日子呢!”
……
“咳咳……咳咳……”
不远处的一张茶桌前。
赵顼听到这些话语,差点儿没有被茶水噎住。
在生子引发天生异象后,韩琦等人便去找了魏清风。
魏清风又捋胡须、又翻卦书的,整了一套“官家乃天选之子,有望成为千古一帝”的说辞。
韩琦等人听后,不由得大喜,当即派人在民间传播了下去。
这种推断,若是朝廷亲自站出来说明,百姓们必然不相信,但若是民间传出来,相信的人反而会很多。
此举,自然是为了提高大宋的皇家权威。
皇权巩固,官权才能稳固。
至于泰山封禅,那更是一些臣子的熘须拍马之作。
赵顼才二十来岁,即使当下拥有泰山封禅的资格,那也会等到年迈之时再进行,不然就显得过于高调了。
当即,赵顼便为自己的第三子想好了名字,名为:赵畤。
赵顼的大皇子名为赵临,二皇子名为赵晨。
礼部的一些官员提意见,认为皇家的名字应该起一些生僻字,不然若某个皇子登基,名字就变成了忌讳。
前两个名字,赵顼不想改了,三皇子的名字就变成了生僻字。
有了三皇子,太皇太后和太后甚是开心,整日里照顾有加,生怕出一点意外。
后宫里,热热闹闹,一片祥和,这在大宋朝也是前所未有的。
十月二十五,天气晴朗,不冷不热。
赵顼坐在垂拱殿内,正在打瞌睡。
喜子快步走来,在赵顼的耳边喊道:“官家,官家,火器营御营使沉括求见!”
听到沉括来见,赵顼瞬间精神起来。
“莫不是朕让其制作的物品,他做出来了,快宣快宣!”赵顼兴奋地说道。
在火器营研制出玻璃后,赵顼便画了几张图纸,令沉括等人继续加工研究了。
望远镜便是制作出玻璃制品后的一项发明。
少顷。
沉括大步走了进来。
“臣沉括,参见官家!”沉括拱手道。
赵顼一脸笑容,道:“可是都做出来了?”
沉括重重点头,脸上带着一丝丝自豪。
“拿进来,速速拿进来!让朕好好瞧一瞧!”赵顼说道。
很快,数名火器营的士兵抱着三个木盒走了进来。
赵顼兴奋地走了下来。
沉括率先打开第一个小木盒。
“在做出单目望远镜后,火器营的工匠们按照官家的示意图,又做出了双目望远镜,其观察效果比单目更佳!”
赵顼拿出这副双目望远镜,走到大殿门口,朝着外面望了过去。
其效果,比赵顼想象中还要好。
赵顼非常满意。
果然,给予这群火器营的工匠们高薪高福利,让他们的家人也无后顾之忧后,这群人真的能够不断创造奇迹。
“不错不错!确实比单目望远镜要强多了。此物目前还是要保密,不能在民间流通,但是可置于禁军队伍和官船之上,至于具体要用在哪里,需要多少个,你去找枢密使沟通!”
“臣遵命!”沉括拱手道。
赵顼将双目望远镜放下,看向另外两个箱子。
另外两个箱子里的发明,更令他兴奋。
当即,沉括打开第二个小木箱,说道:“这……这正是官家所说的眼镜,我们找了数名老人已试验过,效果甚好,不过有的需要根据不同人的情况进行调试!”
赵顼拿起木箱中的老花镜,细瞅起来。
其实,当下的大宋已有老花镜,其名为叆叇。
叆叇的制作方式是将水晶石、黄玉、紫晶等打磨成凸透镜,然后用龟壳当作镜框,一端拴在耳朵上,一端绑在鬓角上。
像富弼和曾公亮,都有这种叆叇,其造价不菲,效果也很一般。
而赵顼令沉括研制的眼镜,乃是有两个镜脚,全都夹在耳朵上,用鼻子支撑镜框,也类似放大镜,不过却比叆叇的效果要好上许多。
若是能够大量制作,价格可以降到很低,让老迈的贫民百姓也能享受到。
赵顼带着自己的鼻梁上,立即感到前方模湖起来,脑袋也开始眩晕。
正常人戴这种老花镜,自然不适应。
第三个箱子则是一个大箱子,沉括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因为,里面放着一个高约五尺,以兽皮包边的玻璃镜。
当下,大宋所使用的都是铜镜,虽然能看出相貌,但不甚清晰。而玻璃镜一旦问世,那定然会取代铜镜。
待沉括将玻璃镜支起来,赵顼窥镜自视,镜中的自己清晰无比。
比铜镜的效果好上太多了。
此镜,对女人来讲,绝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容易破碎。
赵顼想了想说道:“先做出两面高约七尺的玻璃镜,然后在做出四面高约五尺的玻璃镜,最后在做一批小尺寸的长境,方镜,也可做圆镜!”
“此事不要外露,做出六面长镜后,立即告知朕,要设计的好看一些!”
“臣明白,三日即可。”沉括点了点头。
这六面镜子自然是官家要赠给太皇太后、太后,以及四位娘娘的。
规格自然要是皇家规格。
三日后。
两面约七尺长,镶金带银的玻璃镜出现在太皇太后和太后的面前。